禅城岁末繁花盛,粤地寒冬暖意浓。2024年11月28-30日,以“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国际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助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为主题的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在粤港澳大湾区明珠、广东成药之乡——佛山成功举办。本场研讨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澳门社会科学学会共同主办,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东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数字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创新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一中医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智慧融合研究与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孙晓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广东省国际传播研究基地、广州市智慧中医·体医融合健康文化研究与体医基地联合承办。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佛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文曦,澳门社会科学学会理事长关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良,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周岱翰,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陈家旭,广东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晓生等知名专家学者作主旨演讲。

29日上午,在大会的开幕式上,文曦副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相聚佛山深入探讨中医药发展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指出,佛山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近年来践行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和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实施中医药“四名”工程,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中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2023年佛山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到854亿元。她表示,佛山将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中医药与现代高科技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医药企业,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关锋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澳门是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加快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必将有力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表示,很高兴能够连续共同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希望大家用好学术交流平台,分享真知灼见,为湾区城市融合发展把脉支招,贡献更多务实良策。

陈文锋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迎来世纪华诞、建校办学新百年起步开局之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社会贤达和海内外校友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学校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以建校百年为契机,回溯建校办学历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进一步凝聚共识、振奋精神,汇聚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强大合力,厚植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文化土壤。他指出,学校长期以来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医教研产各方面全链条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色。希望以本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人文社科各学科与同行的深入交流,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产生更多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

李宜航书记在致辞中指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国际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更是致胜之道。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创新的高地、开放的窗口、文化出海的桥头堡,当仁不让要以新质生产力破局升级,在推进国际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上挑起大梁、走在前列。他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聚焦研讨会主题,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阐明中医药文化辉光日新的现代意义,洞悉新质生产力赋予国际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的无限可能,解锁打通国际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任督二脉的不二法门,提炼中医药文化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标识性概念、本源性术语,助力中医药在新质生产力滋养下焕发新活力,让这一中华文化瑰宝更好走向世界、赢得世界,更充分、更普惠地造福全人类。他希望专家学者更多支持广东社科事业发展,携手同心,守正创新,源源不断为共建共享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最具开放度、最具宜居性的大湾区,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余鸿纯主持大会开幕式。
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数字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创新重点实验室主任林彬主持主旨演讲。

在大会的主旨演讲环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教授以“中医药维护人类健康的历史贡献与发展潜力”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他认为,中医药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健康文化,在防控重大慢性疾病方面潜力巨大,要重视中医“三防理论”,开辟研究新路径,并以青蒿素、正清风宁、通心络等案例阐明中医药能为世界医学发展和增进人类健康福祉做贡献。他指出,深入挖掘中医药体系中独特的原创理论价值,不仅能促进中医药学自身的学术发展,而且能促进世界医学发展,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作出巨大贡献。

国医大师周岱翰以“开拓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他从阐明证候本质、表型组学研究助力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开发经典名方与临床疗效再提升、基于大数据经验重建的中医AI临床研究、开拓数字中医药发展等方面,阐述开拓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他认为,中医药数智化发展应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在遵循中医药理论特点、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智技术,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促进中医药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发展。

吕玉波院长以“中医药文化孕育了中医药学”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阐述了中医药学发展脉络、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临床思维特点,并从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平衡思维、共性思维、模式思维等方面分享了国医大师禤国维的中医临床思维思想。

陈家旭教授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与文化”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详细介绍了中医药文化及历史、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疗方法、中医养生保健、中医现代发展,并深入探析了蕴含的文化内涵。

孙晓生教授以“以食养食疗推动粤港澳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分析了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和发展情况,提出食养食疗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主动健康模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分析了食养食疗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创新研发的基本思路。

【分论坛环节】
29日下午,大会开设了两个不同主题的分论坛,来自内地、香港和澳门地区的近20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发言。分论坛一的主题为“新质生产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暨国际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创新研究”,由研究馆员、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张书河馆长主持,10名专家学者为论坛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分论坛二的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管理与大健康融合创新暨学科发展论坛”,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潘华峰副校长为论坛致辞,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马利军院长主持,6名专家学者为论坛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6名专家教授展开主题圆桌讨论。
▲潘华峰副校长为分论坛二致辞
▲张书河馆长主持分论坛一
▲马利军院长主持分论坛二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教授、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郑洪教授作《清以来粤人食养食疗观念和地方化和生活化》主题报告。

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会员、香港理工大学甘晓晴研究助理代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会员、香港理工大学李铭源教授,作“港澳作为中国与葡语系国家中医药创新桥梁”主题报告。

澳门社会科学学会青年部委员韦正恺先生,作“新质生产力赋能澳门中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实践对策研究”主题报告。

茂名市劳动人事调解仲裁院廖君院长作《潘茂名历史文化考据及当代价值”主题报告。

澳门社会科学学会陈锡侨副会长作《澳门药用植物》主题报告。

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娄勍副院长作“中医传国脉 梁氏济天下------岭南中医梁氏传承流派简介”主题报告。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博物馆王莉副馆长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中医药高级人才》主题报告。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中医药博物馆邱崖馆长作《守正创新 弘扬中医药文化——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例》主题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陈淑敏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时代下中医针灸该如何砥砺前行》主题报告。

广州开发区行政学院、广州市黄埔区委党校二级调研员孙恺敏教授作《中华主流价值观下的多元文化形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模式浅探》主题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心理学二级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邱鸿钟院长作《文化自信与心理自强》主题报告。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病科大科护长、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丁美祝护长作《中医特色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与实践》主题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中医药转化平台主任、主任药师徐俊鸿主任作《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粤港澳大湾区药膳基地培育实践》主题报告。

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主治医师、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医学人才王建军医师作《从“正气存内”到“主动健康”:新时代健康管理的转型与创新》主题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赖云锋教授作《中成药的医保准入与药物经济学》主题报告。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持晨教授作《足底有泥,科研有底——基于“工”字型架构的精准健康管理体系构建》主题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邹冠炀副院长主持分论坛二·圆桌讨论,张持晨教授,王建军主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张文龙教授、李建国教授、赖云锋副教授、张彩霞副教授围绕着《塑造健康湾区:如何加强和创新管理学科建设,助力中医药大健康发展?》主题开展讨论。

此外,在大会上还宣读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科普讲解大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精品陈列展览评选与推介活动”入选名单,并进行现场颁奖。


30日上午,大会嘉宾参观调研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本次研讨会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10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科技创新学术论坛第114讲,为百年校庆献礼之作。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哲学社会科学界、中医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近200人出席会议共襄盛举。大家一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创新的高地、开放的窗口、文化出海的桥头堡,当仁不让要以新质生产力破局升级,在推进国际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上挑起大梁、走在前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加快推动国际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