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中医药科普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2025年03月03日 08:33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2月13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教育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主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广州市合力科普基金会、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广州市荔湾区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西关外国语流花学校承办的“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 创新赋能科技强国”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中医药科普专场活动在广州市西关外国语流花学校开展,邀请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张书河担任主讲嘉宾。广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赵晓曦为张书河馆长颁发广州青少年科学导师聘书。


图片


中华文明瑰宝与跨学科融合科学教育的奇妙碰撞


张馆长提到,传承好中医药文化不仅对医学发展有利,对各行各业都有指导作用,甚至可以预测各类动植物的丰产情况。他以青少年学生感兴趣的中药公仔话题引入中医药科普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述历法、五运六气与相关疫情灾害、气候变化的联系,图文并茂地介绍三药三方之首的清肺排毒汤的来由、龙胆泻肝汤治疗耳软骨膜炎的功效作用,激发起了同学们对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张馆长讲述的东晋理论家、医药学家葛洪的研究经历,引出了同学们化学课有关的可逆反应、置换反应、物理课有关的升华等学科情景和知识,产生了很好的共鸣和连接。经典医案的生动讲述,更是引得同学们挺直腰板竖起耳朵认真听。张馆长讲述了中医医治疝气微创手术后遗症的医案,很好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辨思维能力,使现场听众对肝经和中医暖肝煎等方有了更深刻理解。


图片


传承创新发展与构建人类卫健共同体的高度链接


张馆长提到,从中国历史传续来看,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中医药是筑牢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之基的重要助益,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先导性价值。中医药兼具形而上的文化属性和形而下的技艺属性,能让人们从实践层面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性和说服力。从世界文明互鉴来看,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崭新文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西方现代化中公平正义价值的缺失进行反思和修正,与中医药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致中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价值理念相同构。


张馆长认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正逢其时。一是顶层设计日益完善,我国颁布了首部中医药法,从中央到地方,各有关部门推动出台一系列中医药领域重大的政策、工程、规划和改革举措。二是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国设置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及总诊疗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三是创新驱动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各类保障平台、注册系统、认证机构及制度相继建成。四是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成就,全面加强中医药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盟、拉共体及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地区和机制合作的重要领域,成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图片


创新赋能与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的民族骄傲


疟疾到现在为止,仍是世界三大传染病之一。张馆长以疟疾为例,讲述了中医药和中医药人在创新赋能、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进程中所取得的创新成就,以及涌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的创始人李国桥“以身试疟”写遗书、针刺治疗疟疾、探究恶性疟疾发热机制的事迹和精神,令现场听众无不动容。开展临床药物筛选、青蒿救治重症脑型疟传来佳音、在援助地普及快速灭源灭疟特效药、运用皮内血涂片和PCR检查方法尽一切可能降低费用等等,一批批创新成就令现场听众相继喝彩。广中医在抗疟征途中,从1979年的国家发明奖,到2024年三代“青蒿人”接力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令现场听众无不为之自豪。一批批专家组领命走出国门,远赴柬埔寨、越南、泰国、印度、肯尼亚、科摩罗、圣普等抗疟的壮举和大义,令现场听众无不引以为傲。


“中药有抗药性吗?”“肾虚怎么补?”“蟑螂属于中药吗?”“鼻炎怎么治疗?”“中医可以治疗哪些癌症?”……在讲座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地提出“春季开学第一课”的各种问题,张馆长用幽默生动的言语,旁征博引,给同学们一一解答,赢得了阵阵掌声。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丰富了他们的中医药知识,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也启迪了以科技梦想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本场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是“人大代表走基层办实事”——站前街道中医药科普长廊揭牌暨科普助力创建国家级中医药示范区成果展活动的一项重点活动。据悉,站前街道流花社区中兴里内街巷是新建楼盘划分区域时与周边民房“天然”形成的通道。该巷是附近中小学及居民通往街道文化站、口袋公园的必经之路,因行人较多、巷宽较窄,墙面地面老旧,居民通行时体验较差。挂点荔湾区站前街道的广州市人大代表、市科协党组书记徐柳在落实走基层、访民情、促履职、办实事的过程中,了解到此情况,当即支持站前街道对接广州市合力科普基金会对中兴里内街巷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一条生动的中医药壁画科普长廊。与科普长廊揭牌同期开展的科普助力创建国家级中医药示范区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国药控股广州公司、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荔湾区中心医院、荔湾区中医医院、荔湾区西关正骨医院、广州老西关国医馆等9家科普资源单位有关中医药的非遗创新和发展成果,吸引了大批学生和周边居民群众前来观展体验。


图片



上一条:【邓铁涛纪念馆】国医大师邓铁涛的第一个书柜 下一条:2025年3月定时讲解安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