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新书推介】废止中医,严禁办学……96年前的传统中医如何“逆袭”?

2025年03月20日 08:34  点击:[]

1929年,中国正处于动荡的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浪潮让传统中医的命运变得风雨飘摇。


这一年,中医界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争,这场斗争不仅关乎中医的存亡,更是一场文化与传统的保卫战。



废止中医案的提出


1929年2月23日至26日,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会上讨论了卫生行政建设提案,有关废止中医药的提案共4项:


《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余云岫提)、《统一医士登录办法》(黄子方提)、《制定中医登记年限》(胡鸿基提)、《拟请规定限制中医生及中药材之办法案》(李达潮提),提案合并为《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主要内容有3项:


甲:旧医登记限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底止。

乙:禁止旧医学校。

丙: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尽力相机进行。

坚守与抗争:中医界的奋起


“废止中医案”引发了全国性的中医抗争风潮。1929年3月17日,全国15省市共132个团体的262位代表云集上海总商会,召开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代表大会。


会场悬挂巨幅对联“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会议通过3项决议:


1.定3月17日为中医中药团结斗争纪念日。

2.成立全国医药团体联合总会。

3.组织赴南京请愿团。


图片

赴南京请愿团 前排左起:陈存仁、谢观;

后排左起:张梅庵、张赞臣、蒋文芳、岑志良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陈任枚率领广东中医药界代表出席了此次大会。广东中医公会、广东中草药公会联合向国民党广州市政府请愿,以维护中医中药的合法地位。


“废止中医案”遭到了全国中医药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强烈反对的舆论风潮。


“医无新旧,学无中西,要以实事求是能合真理为依归。”

——卫生部部长薛笃弼


“中医中药只宜提倡,只宜整理,决不能取缔。”

——上海市第八区党部


“废止中医中药,何异撤去人民生命保障?”

——香港中药联商会电文


“因中药亡,则贩药商亡,植药农亡,制药工亡,恃药物为生治民众数千万人。”

——广东中医药联合会电文


“中医虽旧,也能活人。”

——《杏林医学月报》评论文字


“取缔中医,意欲打倒中药,推销西药,丧心病狂,贩卖中国,莫此为甚!”

——广东中医公会电文


据赴南京请愿团代表陈存仁说,报馆的编辑们都是中医的信奉者,本来也对废止中医之举十分不满。接到陈存仁的新闻稿,都一字不删地在显著位置刊出了。


当时上海最大的五家报社还特意发表社论“阐述中医是不可废止的”,以表对传统中医界的鼎力支持。


图片

图 / 民国梁湘岩撰《中医药关于全国存亡生死之宣言书·广东中医工会、医学卫生社全体同人为中央卫委余岩议废中医中药案宣言》




图片

图 / 民国广州市中医药改进公函《华人对于本国医药亟宜改良说》


胜利的曙光:废止案的取消


这场斗争最终以中医的胜利告终。为庆祝这次胜利,从1929年起,3月17日被定为“中国国医节”。


中医药界仁人志士抗争图存,弘扬中国医学,思考中医出路,兴办中医学校,传播中医药知识,培养中医药人才,为发展中医教育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为传承中医药事业积极地奔走呼号。


广东开启了中医新式教育的先河,创办了一批中医医学学校,培养了一批中医药名家,奠定了百年来中医药教育事业的根基,为继承和弘扬国粹作出了突出贡献。


图片
图片

长按图书封面

进入官方特惠页面下单

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

张永慧、蓝韶清、林彬 编著





《筚路蓝缕启杏林 百年峥嵘育英才:近代广东中医教育历史图册》一书讲述了这样一段广东中医药界前辈抗争与坚守的历程。


1


这是一部百年中医教育的鲜活见证!

书中梳理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今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1924年建校至今的百年奋斗史。从近代西医东渐冲击下的艰难办学,到抗战烽火中的弦歌不辍,再到新中国中医药教育的蓬勃发展,书中以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和文物影像,展现近代广东中医教育发展的壮阔篇章。


2


珍稀文物档案在书中首公开!

收录106件/套公开展示的文物,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包括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徽、民国时期的毕业证书、同学录,以及《中医杂志》创刊号等珍稀史料。


3


汇聚群像与岭南学术传承!

聚焦卢乃潼、陈任枚、卢朋著、梁翰芬等岭南中医大家,深度解析他们在中医教育中的创新探索。





上一条:《岭南文化辞典》要出文创产品啦!你希望它长什么样? 下一条:超燃岐黄游园会,嗨翻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前广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