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启蒙职普联盟成立:中医药文化赋能职业启蒙

2025年03月24日 08:40  点击:[]


春潮涌动,丝路扬帆。3月20日,由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联合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启蒙职普联盟成立仪式在广州举行。作为全国首个以职普联盟为特色的跨学段、跨领域职业启蒙教联体,活动以“普职融通·文化铸魂·职启未来”为核心理念,通过整合粤港澳三地教育资源,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路径。


普职融通:全国首创职业启蒙职普联盟

图片

蒙以养正,职启未来。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积极探索如何为青少年职业启蒙注入中医药、文博学基因。通过“理论学习 + 实践探索”双路径,解构中医药博物馆的职业基因图谱,以博物馆学术资源为依托,建立从职业体验到职业启蒙的螺旋式上升模型,引领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职业启蒙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通过早期职业认知激发探索精神、树立职业理想,并在持续实践中将认知转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职业素养根基。”广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处处长李营说道。


文化铸魂:解码中医药博物馆的职业基因图谱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最重要的关键就是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活动当天,博物馆带领五年学生开展了“南药资料大搜索 —— 我是小小研究员”主题探究。课程以“望闻问切” 四诊法互动教学开篇,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传统诊疗智慧;“药食同源”知识讲解结合岭南药膳案例,揭示中医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重点环节,学生们近距离观察广彩十二生肖药瓶、张旭“肚痛帖”拓片等珍贵藏品,学习从历史背景、工艺特色、医学价值等角度撰写讲解词。课堂特别设置模拟学术研讨,学生分组完成讲解稿创作,并通过现场演示、专家点评提升表达能力。

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化身“数字研究员”,运用博物馆数字资源库检索藏品资料,学习信息筛选与整理技巧。课程通过八段锦体验、中医药文物赏析、知识竞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学习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我们通过解读中医药文物内涵、药材标本维护等传统技艺与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知识结合,形成跨学科《中医药博物馆职业启蒙》系列课程包,帮助学生建立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知与向往,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博物馆研学导师林翔老师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职启未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嵌入型培养方式

在联合教研中,粤港澳教育专家围绕职业启蒙的“课程开发”“文化育人”等课题展开研讨。教研中,专家高度肯定了对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课程通过文物鉴赏、VR 体验、模拟讲解等形式,将中医药知识与多学科融合,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的教学设计,认为其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提供实践样本。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会长吴浩宏指出:“职业启蒙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工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其在真实职业场景中锤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真正的教育应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正是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破解复杂现实挑战的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着联盟成立,一个跨区域、跨学段的育人网络加速形成。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提供方,将持续开放实训基地,推动与中小学课程共建,助力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能力的“未来创客”。正如博物馆张书河馆长所说:“中医药文化不仅是职业启蒙的载体,更是立德树人的精神源泉。”



撰稿 | 林翔

初审 | 林蓉

审核 | 张秋镇 杨蔚

审定 | 张书河


上一条:英雄花开英雄城公益宣传 下一条:《岭南文化辞典》要出文创产品啦!你希望它长什么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