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秋冬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秋冬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增强机体的调节与抗御疾病能力,为来年开春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也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黄帝内经》里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秋收即阳气开始内收、冬藏即阳气已然内藏,那么,阳气收藏在哪里?在自然界中,是收藏在地里,所以地表在冬天就一片阴寒。“天人相应”下,秋冬人的阳气也是内收到体内,尤其是内收到属土的脾胃。所以,秋冬季节,人的食量一般会增,消化吸收能力也会增强,秋冬进补之理,也与此有关。
另外,常言道“夏后无病三分虚”,出了一个夏天的汗,气也往往随汗出而损耗,而汗血同源,血也难免有所损耗,到了秋天,气血津液便供应不足,再加上秋冬季干燥,也易加重了气血的干涸。所以,一到秋冬季,本就气血亏虚的朋友可能会容易感觉到一些衰变的迹象显现,比如,掉发更多,头发干枯毛躁,皮肤更暗淡,斑点更深更多……
对于年龄渐长,尤其是35岁之后的女性朋友来讲,她们对以上衰老迹象的觉察会更敏感。《黄帝内经》中记载“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阳明脉走面部,是多气多血的经脉,女子从五七之年(即35岁)开始,阳明脉开始衰,意味着身体,尤其是面部的气血供应开始不足,身体与容颜便开始走下坡路,出现憔悴、面色晦暗长斑、脱发白发等问题。
如果秋冬进补适宜,亏虚的阴阳气血补得充足,不但身体会强壮起来,在同龄人中看起来也会显得年轻。
《黄帝内经》有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意思是只有出现虚证才用补法,没有虚证就不应用补法。由此可见,秋冬进补并非适用所有人,它只针对虚证人群或者虚实夹杂证人群。单纯实证人群并不适合进补,甚至需要一定的通泻,此时如果滥用补药,反而会打破人体的平衡。
秋冬交接时节一般以缓补为宜。需要进补之人往往体质偏弱、或患有慢性疾病、或术后康复,均宜采用和缓方式慢慢进行,不宜大补、骤补。药物不宜性味太偏,不可操之过急。若过度温补或滋腻,反易造成“虚不受补”、“上火”等不适。
进补之时应照顾脾胃。尽管秋冬季节,阳气入内,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会有所增强,但对于脾虚胃本弱的人,进补前则需调养好脾胃,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才能补得事半功倍,否则便是加重脾胃负担。
材料:
鲜淮山200克,鸡内金6克,生姜10克,芡实15克,炒薏苡仁15克,陈皮5克,排骨300克,蜜枣2枚。
功效:
健脾祛湿,消滞开胃,尤其适用于食欲不振人群,能增强脾胃功能,可用于秋冬进补前调理脾胃。
刚刚讲了,进补只针对虚性体质。虚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所以进补前要先辨识清楚。
还有不少人属于虚实夹杂的体质,这种情况相对复杂,如何进补需要咨询专业医师。
不同虚性体质该如何进补?
特征:畏寒肢冷,耐夏不耐冬,进食耐温不耐寒,倦怠嗜卧,口淡、小便清长,易大便不成形,舌淡。这是秋冬最需要进补的人群。
常用甘温、辛热的药品温补阳气,如肉桂、附子、鹿角胶、巴戟天、淫羊藿、海马、补骨脂、菟丝子、杜仲、核桃仁等。
根据“阴中求阳”理论,补阳的同时可适量加入补阴药,如熟地、山萸肉、山药。
材料:
当归10g,生姜12g,羊肉300g,胡椒粉2g,食盐适量。饮汤食肉。
功效:
温阳益血,适用于阳虚质或脾胃虚寒、气血不足人群。
材料:
红枣5枚,龙眼肉10克,栗子肉50-100克,生姜8克,陈皮5克,乌鸡半只。
功效:
益气养血,健脾固肾,养心安神。适用于阳虚质或脾胃虚寒、气血不足人群,可调治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发呆等不适。
特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偏黄,肌肉松软,语音低弱,精神不振,易出汗,易患感冒。
常用甘温或甘平的药物补益脏腑之气,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大枣、黄精、五指毛桃、山药等。
材料:
人参5克,龙眼肉3克,瘦肉80克。炖汤。
功效:
益气养血补虚。适用于气虚质或体弱汗多人群调补身体。
特征:形瘦舌红,性急,皮肤干燥,口燥咽干,大便干燥,易有烦热感,易睡眠不好。
常用甘寒质润的药物滋阴润燥,如地黄、沙参、山药、百合、麦冬、天冬、桑葚、女贞子、石斛、玉竹、龟甲胶、阿胶、银耳等。
材料:
鸡半只,罗汉果半个,银耳1小块,南杏15克,生姜2片,蜜枣1枚。
功效:
润肺益胃,润燥通便。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适用于秋冬之交调理身体,也适用于调理因工作、学习加班、熬夜、过劳、虚火上炎所致乏力、心烦急躁、口干咽痛、大便干结等不适。
特征: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色淡,神疲乏力,女性月经量少、色淡。
材料:
党参20克,黄芪20克,阿胶1片,红枣6颗,瘦肉200克,生姜3片(2~3人份)
功效:
补气养血,美容养颜。适合人群:气血不足者。
材料:
猪蹄1个,花生半斤,党参20克,红枣6颗,生姜3片(2~3人份)。
功效:
补气养血,美容养颜。适合人群:气血不足者。
注意:
1、外感时忌补。正在外感、咳嗽时,应暂停调补,宜饮食清淡。
2、实证忌补。体质偏实者或平时易面红目赤、口苦咽痛、大便秘结、痰多等实热偏重者不宜进补。